在快要結(jié)束的農(nóng)歷兔年,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50元人民幣錢幣收藏交易市場價格劇烈震蕩,波瀾不驚。但同比其他第四套人民幣多大百分之40的價格跌幅,80年50元價格的下跌15%,超出了市場預期。在錢幣市場整體價格走下坡路的時候,市場會出現(xiàn)什么樣的走勢。
為此,馬甸收藏網(wǎng)記者獨家采訪了上海盧工禮品市場總經(jīng)理小米(化名)。
市場行情:價格總體向下板塊拖累
記者:年末80年50元下跌50%,對此你做如何解讀?
小米:2012年1月份80年50元只是下跌15%,既超出市場預期,但又在情理之中。說他超出市場預期,是因為1月份錢幣 市場價格整體向下滑,尤其是第四套人民幣下跌超過了40%的價格,80年50元只是下跌了15%的價格;說他情理之中,是因為臨近春節(jié)禮品市場膨脹,推升了紙幣回收價格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從錢幣市場的整體走勢來看,上年9月份到現(xiàn)在的下跌已經(jīng)拖了眾多有投資價值的板塊,再加上年底套現(xiàn)過年的慣性操作方式,錢幣市場再繼續(xù)往下跌就不足為奇了。
后市研判:價格由資金決定
記者:80年50元的價格下跌15%,是否后市還會下跌?
小米:目前市場運行因素還不是由價值投資或者需求因素帶動,而是由炒作參與的人數(shù)決定,就是參與市場炒作的資金。打個比方,一張建國鈔160元,央行發(fā)行了6000萬張建國鈔,而要將市場上的建國鈔收購就需要上百億的資金,而且這個只是憑自己異想天開的想法。一個品種對于市場來說就是個挑不動的梁子了,更何況成千上萬的品種呢。